春节前海南免税店将增至9家。谁是离岛免税的新玩家?

发布日期:2022-07-20

夜空下,三亚鸿洲广场的几座高楼闪烁着五颜六色的灯光,大楼上巨大的招牌——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园已经亮起,这意味着第一个城市值税——海南中服免税店即将开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接近海南省政府的消息人士处获悉,中服免税的离岛免税经营资格已与深圳国资一起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自由有限公司公司。两家公司的第一家免税店分别位于三亚鸿洲广场和海口观澜湖度假区。

“要求是前一年必须开4家店。”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了上述两家免税店外,还有海绿投资、海发控在海南的首家门店。新竞争者的加入宣告离岛免税市场自2021年起将发生重大变化。最直观的变化是游客可以光顾的免税店数量从4家变成了9家。

新车牌的背后

12 月 30 日对三亚来说是个大日子,三家新免税店开业。中服免税的三亚国际免税购物园、海南旅投免税有限公司的海旅免税城、中免集团的三亚凤凰机场免税店都选择在这一天亮相。

在此之前,海南尚未正式公布任何新的离岛免税牌照。新免税店怎么突然要开张了?

记者从多方采访中了解到海南离岛免税店品牌,这背后有一个相当曲折的故事。

今年8月,海南公布了两个新的离岛免税牌照,海南旅投免税有限公司(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海南离岛免税店品牌,以下简称“海发”) ") 收到了一张新的入场券。

很快,又有两家离岛免税企业在海南省政府层面通过招标获得批准,分别是中服免税和深免税。今年9月中旬,《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后立即发布报道。当时,业内人士认为此事已经尘埃落定。

但是,4家公司在按规定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查时,却按下了暂停键。直到12月下旬,国家相关部委终于发布。上述接近海南省政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上周,海南省获得了该部的批准,正式通知中国服务免税和深圳免税获得离岛免税资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免税行业资深人士向记者解释,部分部门和专家对增加这么多竞争对手持反对意见。究其原因,新入局的四家企业与中免相比实力悬殊,免税渠道能力有限,大多选择与外资合作,也有部分涉及股权合作。不过,海南省政府一直强调要更加开放。 “到头来,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总之,部委放过了。”上述消息人士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海陆投资有限公司三亚免税店与拉加代尔、DFS合作,海法控日月广场店与Dufry合作,使观澜湖免税店与DFS。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近期新获得的离岛免税经营资格需要在短时间内开设免税店,组建团队、购买免税品、与大型免税供应商可以提供帮助。快速获取物资。据他介绍,与大型免税店采购相比,品牌直购周期会更长,对团队的要求更高,资金占用也会更高。但是,由于没有中间商,免税商品的价格会更有优势。因此,在发展的后期,一般免税店更倾向于选择品牌直购。

新玩家进入后,在海南离岛取得免税营业执照的企业已增至6家。其中,中免税、海免税、中服免税、深圳免税都是深耕中国免税行业多年的老兵。海绿投资和海发控股是2020年新成立的免税企业,新老玩家的盛宴即将拉开序幕。

离岛免税市场新格局

与一年前相比,2020年底海南离岛免税竞争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海南离岛免税店有4家,分别位于三亚海棠湾、琼海市博鳌亚洲论坛景区、海口日月广场、美兰国际机场。控制。如今,中免集团“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不过,中免集团总经理陈国强在公开讲话中多次表示,中免集团欢迎竞争。 “海南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不仅对中国旅游零售商来说,对全球旅游零售商来说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可以带来商业利益的地方。”陈国强最近举办了世界免税协会。在“重启中国”主题活动上表示,在竞争之下,中免集团还将有新的商业模式来应对这种局面,比如通过提升门店管理能力来提升竞争力。

“不管增加多少新店,都是本着国家一贯强调的适度竞争的原则。”杰西卡的秘密CEO王猛认为,从总体政策上看,国家强调发展免税以吸引消费回流。通过这种持续适度竞争的状态,将激发和锻炼中国旅游零售商的竞争力,包括未来的海外扩张能力。

定位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适度竞争离岛免税,也是海南免税业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6月29日联合印发的《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公告》,鼓励适度竞争是海南离岛旅游的指导精神。海南免税业。按规定参与海南离岛免税经营。海南省财政厅、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招标公告也明确表示,将遵循经营品牌、品种、价格和国际三同步的原则,采取市场化竞争方式如竞标选择确定新增的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主体。